对一本书的封面的解说,从没有像现在这般艰难,这倒不是因为《复乐园》从米开朗基罗的壁画《创世纪》获得了灵感从而害怕任何一种理解都惟恐是对大师的忤逆,而是因为小说与这幅画面相得益彰所共振而出的情感力量。谁曾预先想到,整部书给你一种情感创世纪的图景:
两个倾斜的身姿、两双想极力够住但永远被一指缝的距离隔开的手,映衬着忧郁而深透的天空……仿佛一切都残酷而压抑、无奈而凄凉。它们烧灼观者的每一个毛孔,让你禁不住张开喉咙想纵情狂喊,盼望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快快发生……
这样的画面,让我每次看到,都不自觉地产生一些绵邈的感悟:我想,生命里某些渴望是否得以满足,其实常常系于一指缝的差距,而遗憾恰恰就在微小的缝隙中落地生根,从而将生命拨弄得凄绝、悲凉。人类的大悲剧、大痛苦并不都需要茫茫如旷野一样的大舞台,相反,一条地缝、一小片草丛,当事人突如其来的一个念头,就会使生命出现无法承受的悲情。生命曾那样坚韧、勇毅、让无数英雄渲染得壮美无比;然而,它又如此脆弱,诞生或死亡,几乎不需要什么场景、过渡的时间,千分之一的瞬间就够了。这幅画面刻意突出的“一指缝间距”所产生的情感意蕴,让我惊奇和怀疑,两个倾斜的身体内怎么就内蕴着那样强烈的感情力量,他们究竟负载着什么样的意志?
《复乐园》是令人惊奇的小说。故事叙述“文革”背景下两个青年“爱而不得,坚贞守望”的爱情。笔墨重心放在“一指缝间距”的两岸,分隔两岸的两颗心灵;就像亚当失去了上帝,无论怎样的虔敬,只能是灵魂与灵魂的沟通,而不能重新拥抱和靠拢。书写这样两岸相隔的缠绵故事的作者将是强有力的忍者,而故事还给主人公的将是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的一个人的尊严。
小说在“文革”背景下展开主人公徐程和秦小玫的故事。秦小玫的父母双双自杀,唯一的姐姐也重病死亡。就在她陷于绝境的时候,徐程这个爽直、诚实而富有爱心的男子汉来到她的身边。与其说徐程的帮助重新焕发了她活下去的勇气、点燃她女孩儿的爱,不如说是她唤醒了徐程心中整个沉睡的世界:他原本是糊糊涂涂、像“他所呆过的牧场上的野马一样”。小说将他们相爱的开始,设在秦小玫悲痛欲绝的火葬场。死亡仿佛一场洗礼,洗去了世俗的尘埃,使他们回复到各自单纯、洁净的美的状态。因此,在“文革”浑浊纷乱的背景上,他们的相逢相爱就像一道光芒照出了一个新鲜、纯真的世界,这是两个人趋向永恒和梦幻的一次相逢。如果能够继续,我们每一个怀有善良愿望的人都会祝愿。
然而,美好而圆满的东西在人类的思维空间里总像个传奇。等徐程从北方办完调离手续回来时,不辞而别的七个月里事实已整个改变:秦小玫嫁给了别人。是“文革”时期让人对之丧失信任的时间和空间逆转了一切,他和她所属的世界在“文革”庞大、紊乱无序的时空内只不过像秋风吹拂下枝头飘落的点点黄叶。
苏醒的东西终究要延展它的生命,哪怕只是在“一指缝间距”守望。徐程主动去追回自己的爱情,却被爱情之外的世界逼得远走异国他乡。九年之后,这个病入膏肓的人竟靠那一息尚存、永不挥去的爱情支撑,并最终活着回来,但是,九年的时光依然追循着既成的事实。不同的是,秦小玫愈发清晰地听到生命里徐程的声音,徐程才是属于她的世界,她要回去……一场回到自身、回到最初、回到对死亡和上帝的承诺的艰难跋涉开始了……
结局如何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小说在“一指缝间距”所焕发出的眩目的美,它在考验着人类情感的深度,雕刻着人类承受命运压力时的背影。那背影似荒原老树,就像风蚀的祭奠旧物。